手机看看微信 注册登录
0393-85810252303596506@qq.com

清明时节祭先人 那大粽子创办人赵尚铮:坚守传统文化的一代人

2021-04-06 10:04:20   

2021年清明前夕,那大粽子品牌创始人赵尚铮携妻从海口专程赶往自己的家乡海南省那大镇,与家族成员一起参加清明节寻根问祖活动,祭拜祖先与离世的母亲。重温家风祖训,认真与同族老大哥学习海南省那大镇赵氏子孙家谱文化,通过一份实际行动来传承坚守传统文化,铭记祖辈,不忘祖上恩情。

赵尚铮驱车离了海口,在返乡的路上,经过地方乡镇,购买五只活腌鸡,用于次日祭祀活动作为福。海南那大地方风俗较之北方亦有很大区别,北方人喜欢在集市上购买宰杀好的鸡鸭鱼肉,而那大人则喜欢购买活物,亲自屠宰,目的只为新鲜。海南地方市集所卖活禽多为农村家庭饲养,以五谷杂粮为食,不似北方主要以养殖场集中以饲料养殖,因此价格相比北方贵上许多。

归家之后,赵尚铮便进入单独供奉祖上牌位的房屋,名为天水堂。天水堂刻有赵家历代始高曾祖之福位等字样,其母遗像挂于墙壁一侧。赵尚铮虔诚点燃三炷香,双手合十拜上三拜,然后将香插入香炉之中。在赵家,家里人每天都会在天水堂给祖宗上香,拜祭先人。

天水堂房屋中装修的墙壁里嵌着一块“仁义礼智信”的匾牌,这便是赵家人的家风。在赵尚铮上小学的第一天,母亲拉着赵尚铮的手送入小学,告诉赵尚铮,是自己的,永远是自己的,不是自己的,哪怕一分钱,都莫要拿。多年以后,赵尚铮当了海口一家银行主任,当时银行制度不完善的情况下,部分职员都在浑水摸鱼,而赵尚铮却坚守家风,成为一名合格的银行人。

小时候家里很穷,兄弟姐妹六人,由于家族被扣帽子,家里总会遭受到不公待遇。有一年过春节,家里穷得实在没法过,父母亲砍的柴原本要换些钱过年,却被人给没收了。新年当天,桌上只有两盘青菜,没一块肉,由于没钱,家里只能吃稀粥。那时弟弟尚小不懂事,非要嚷着吃肉。可家里连一顿正常饱饭都吃不上,哪里有肉吃,一家人抱头痛哭,父母亲哭出了声,哥哥姐姐流出长长的眼泪。即便在穷困潦倒时,家里的人都是本本分分做人,不偷不抢,谨记家风,真正做到了“贫贱不能移”。

赵尚铮的二姐上小学时,同桌是同镇人,患有小儿麻痹症,根本无法正常走路。二姐每天背着同桌上学放学,一背就背了整整四年时间。有几回,上学遇着下大雨,由于道路都是土路,遇到雨水变得泥泞不堪。二姐照常不误的背同桌上学,同桌拿着雨伞,二姐背着她走,路上也不知摔了多少跟头,到了学校两人浑身湿透,二姐胳膊上、膝盖上磕破皮都是血,但二姐却没有说一句疼。

因家族被扣帽子问题,大哥没有念过多少学,早早便上山下乡。那时大哥写信有很多字不会写,错别字特别多,时常请教上初中的兄弟写字。但大哥很能吃苦,颇有头脑,赶上后来改革开放,大哥跟着父亲电焊、修补轮胎,后来接工程干,之后创办工厂。多年来,大哥任劳任怨、勤勤恳恳、兢兢业业,为人诚实守信、本本分分过日子。

赵尚铮是家中兄弟姐妹六人中唯一的一位大学生,毕业后进入海口的一家银行工作,当了一年银行秘书、九年财务、三年主任,对银行业务熟能生巧,怀才不遇。赵尚铮正准备离开建行,当晚给母亲打了一个电话:“妈!儿子不孝!儿子想离开建行!”,电话边传来惊讶的声音,“儿子!你后悔吗!”“儿子不后悔!儿子想证明自己!”“你以后会后悔吗!”“不后悔!”“好!”这更坚定了赵尚铮离开建行的决心,之后下海经商,创办企业。赵尚铮打心眼里非常热爱自己的故乡“那大”,从小就有一个梦想:“让家乡走出去,有一个响当当的名字”,一次偶然的机会,把家乡的粽子进行真空包装上超市,起名“那大粽子”,销售异常火爆!当年端午后第三天就申请注册“那大”粽子,对“那大”粽子,精益求精、自主研发,视那大粽子比自己生命还重要。十六年来倾注核心团队16人的呕心沥血,一生只为一个产品,开启、引领、撬动、发展海南粽子产业。那大粽子享誉一方,成为海南粽子品牌发展史中的鼻祖,也被公认成海南粽子王。

小弟是家里的老小,为人勤奋好学,年轻时跟着姐夫、大哥学习。那大城区地下管网是大哥经手、维护的项目,小弟参与其中,工作中灵活多变并记住了所有的管线。三弟聪明伶俐,悟性很高,记忆力好,哪里都记得明明白白,管网有多大压力,哪里能够接,三弟对任何一处的管网线路都很清楚,正因如此,小弟被国营厂破格收编在内,有小弟在,领导省下不少的心。后来小弟成了厂长,经管着整个儋州市的居民饮用水的工作。

赵尚铮的一家三兄弟都在恪守着“仁义礼智信”的好家风,各自成就了一番事业。

第二天一大早,家里的女人早早起来,宰了鸡,烧火来煮,准备白天去坟地祭拜祖宗的东西。

老赵家在那大有三块坟茔,由于家族比较兴旺,且非常重视清明祭祖文化,在清明节前期开始进行祭拜活动,一直持续到清明当天,至少要两天时间。

在北方祭祖,相对就简单许多,以前允许烧纸的时候,家里派出一个代表去坟地里给祖上烧张纸钱上柱香,哭上一小会儿,便完了事。这种事,男人多数不参加,年轻人基本上也不怎么参加,都是当媳妇的或者做女儿的去坟地祭拜。

老赵家把清明节当成一年之中的大事,看得无比神圣。去祖坟祭拜,则是扶老携幼全家出动。不仅老赵家的人要去,而且老赵家嫁出去的闺女全家也都过来一起去祭祀祖上。

老赵家的祖坟位于山里,此间处在茂密的树林之间,路是土路,且道路不平。在早些年前,这里有许多野兽出入其间,不过现在已经没有了。山坡上栽满了橡胶树,到处是绿树成荫,环境清幽,无俗世尘声,只有鸟儿天籁之声相伴。

赵尚铮扶着94岁高龄的父亲爬上山坡,家族里的成员有的拿着镰刀、铁锹,有的端着祭祀的福物纷纷登到山里。山里高处便是老赵家的祖宗坟墓,不过坟墓被野蛮的杂草给覆盖住了,以至于看不出来这里埋着坟冢。

在坟头插上香后,老赵家的爷们开始一丝不苟的清除坟茔周边的杂草,不一会露出四座大小不一的坟墓。此处的野草甚是尖锐,一不留神便会割伤手与胳膊。为祖宗扫墓,赵家人很是虔诚,坟上及旁边杂草弄的干干净净。

坟前立的墓碑相对北方而言是比较小的,墓碑被风雨腐蚀的锈迹斑斑,可见岁月沧桑之感。仔细望去,方知墓碑已有几百年历史。赵家子弟手拿毛笔为墓碑上的碑文涂描红色油漆,以便众人看清楚碑面字体。

杂草清扫的差不多了,赵家的女人往不锈钢托盘里摆上福物,然后一一供奉到每一个祖坟前边。福物有烤全猪、煮熟的长块肉、整鸡,鸡要摆出造型,大有雄鸡鸣叫的风范。

碑前放置不少杯子,赵家子孙要往杯里倒茶倒酒,点上红烛插坟前,引燃香后分与众人,大家走到不同的坟前鞠躬上香,尔后便为祖上烧纸钱。

家族里的一位堂哥拿着儋州市那大镇赵氏子孙族谱,为赵尚铮讲起家谱文化,并拿家谱一一对证碑文上的祖先名讳。目前,赵氏家族在那大镇已有400多年,能找到的只有第二代、第四代、第五代、第六代、第七代、第八代赵氏老祖宗的坟茔,第一代、第三代已找不到。

那大镇赵氏家族原为福建莆田人,祖辈在清朝时期为官,为避免战乱,举家迁入海南那大镇,目今已有四百多年历史,传到赵尚铮这代人在那大生活已经是第九代,再往下排也已排到了第十一代人。

四座墓碑中,可追溯到那大镇赵氏家族老祖宗二世祖为皇清登仕郎,其墓碑为光绪庚寅年由军功五品曾孙赵春弟重修。

这一大片土地,曾经原是赵家祖上买来的私产,后来赶上土改就被没收了,仅留下一块坟地,以供后人纪念。父亲从小没沾过祖辈的光,当家庭被扣帽子时,自己却跟着“沾光”,受了不少连累。可每到清明,父亲必然要去祖坟祭拜一番。如今偌大年纪,父亲仍不辞辛苦来到祖辈前缅怀先人,感恩祖先,为子女做了一个良好的榜样。

像赵尚铮这代人仍在传承坚守着传统的习俗,不忘自己的祖辈恩情,莫不令人敬重。如果没有好家风传承坚守下来,便不会有今天如此用心、专心、诚心的扫墓祭祖活动了。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文学图书《洗河》亮相2021北京图书订货会
下一篇:著名花鸟画家刘玉宽简介